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

谁动了我的琴弦

发布时间:2014-01-20 点击次数: 打印 字号:

看过《满园清》的清奇飘逸,又见《翠色迎眸》的淡妆优雅,仿佛已经见到画家周午生了。他把自己的那份唯美、平易、中庸和洒脱完全融入他的画里,使人观其画如见其人,见其人又恰如其画。
周午生的清秀俊朗早在意料之中,但那种孩童般的清澈目光与腼腆却绝难想象。我想,是绘画给了他一颗未经世故的童心。而他于绘画,显示出的是一种早熟和一份信任。

从周午生的画中,我们寻觅到久违的已经陌生了的清新淡雅,暗水幽径的意境、微雨初霁的空灵。画家似乎将与物的对话、与物的情感融化在画中,让观者无意察觉到一丝秘密,勾起种种妙趣幻想。那种猜测是美好的,是摒弃尘世喧噪的心底自留地。

观周午生的画,仿佛听到一支余韵幽远的古曲,曲调平缓细腻,却能碰触每个人心底的那根琴弦,流水浮舟,暗香浮动。他画中的花鸟跃然纸上,仿佛已在自家庭院栽植经年,羽翼丰润的小鸟刚刚飞落枝头,点亮整副画卷,使花草倏然复苏,于是鲜艳的春天来了。

周午生说,他自小就爱上画了。大凡艺术造诣,皆是天分与后天苦练的机缘吧!他的设色结构、线条及构图追求一定时之内的完美性,欲得其道必先获其技,故不惜时力,万象呈于脑海,用之信手撷取,拈者有意,观者有心。

古人的国画里少用颜色,周午生的画作偏爱着色,这就可见色彩结构的功底了。多用色,而画面纯净、唯美者,午生当属佼佼者。所以,甫见面时震惊他的年轻,震惊他的神情清澈,更震惊他的绘画技艺,于是多了一份赞许与信任。对于一个青年画家,还有什么比之信任更为重要的呢?

绘画成就了他的理想,他成就了绘画的生命。周午生的国画不勾形体轮廓和结构墨线,以写意笔法收工笔形似效果,变墨法为彩法点染而就,布彩制形,借物寄情,求气韵生动,此谓没骨法。他的花卉没骨法并不是“没骨”,而是更注重骨法用笔,既要有工笔画的色彩基础,又要有写意画的笔墨修养,用笔洒脱灵变,妙在运笔挑剔顿挫变化之中。

周午生的画,终是拨动了我心底的那根琴弦,让我的思绪沿着时间伸展,凌波于江上,参悟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秘密,似霰花林,无数世界。

作者:许华明
 

艺术简介 | 艺术动态 | 艺术展览 | 作品欣赏 | 文章著作 | 艺术评论 | 市场讯息 | 媒体访谈 | 联系方式

版权所有:周午生艺术官网 © 2013-2022备案号:津ICP备13005987号 技术支持:新动力网络 

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448号